2020-06-12 14:03:29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营口华图
辽宁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公务员,事业单位,教师,教师资格证,军队文职,医疗类备考文章,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营口华图http://yingkou.huatu.comhttp://yingkou.huatu.com,或者关注营口华图微信公众号(营口华图),营口华图咨询电话:0417-2609329
开封城里,1009年大宋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名单贴在礼部南院的东墙上。25岁的“金牌填词人”柳永,竟然在他人生的第一次公考中折戟沉沙。更不幸的是,失败的阴云整整在头上笼罩了四分之一个世纪,直到1034年柳永才“上岸”。
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。柳永的才华无需赘述,宋朝公考主要内容又是考察诗赋和经义的申论。这样的情况下,柳永公考屡屡受挫,冤吗?其实不冤,尽管柳永才华横溢,但他的申论文章确实很多硬伤。
观点偏激。一次公考失利,就让柳永满腹牢骚:“且恁偎红倚翠,风流事,平生畅。青春都一晌,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。”而仅过半年,他的浅斟低唱就变成了:“富贵岂由人,时会高志须酬。”前后态度的转变,简直就是一个愤青少年。要知道那个时候“澶渊之盟”刚刚签订,大宋需要的是可以客观分析问题的人才。
过分抒情。优秀的作词人都是情话大师,与温八叉的第三人称视角不同,柳永的词更注重表达自己感受,揭露自己的情感状态。而风月场所的历练,让他的感情变得更加细腻和炙热。那句“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和人说”,至今仍被情侣离别用来互诉衷肠。但申论毕竟是一种选拔考试,过分抒情会让议论文丧失论证的力量。
语言不规范。可能是受歌妓唱词的影响,柳永在表达上更多采用日常口语和俚语。“我”、“你”、“伊”、“自家”、“伊家”、“阿谁”,副词“恁”、“怎”、“争”、“看承”、“都来”、“抵死”、“消得”等词虽然活泼亲切,但还是吃了语言不规范的亏。
结构重复。写惯了抒情词的柳三变,喜欢将时间、空间、主体夹杂在一起,甚至还出现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。“想佳人、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”,这样的句子虽然优美,却会让阅卷人看的云山雾罩,不知所云。
节奏拖沓。为推行慢词,柳永在写作上借鉴了赋创作中敷陈其事的方法,慢慢铺垫,层层深入。可是申论考试要求观点明确迟迟不见主题,会让阅卷人失去剥洋葱的耐性,大笔一挥,文章被降低是躲不掉了。
这些申论硬伤,让柳永的“成公”梦推迟了25年才实现。可见,规避写作雷区,才能缩短上岸距离。
(编辑:营口华图03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