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3-17 10:09:32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://ln.huatu.com/wenda/ 文章来源:今日头条
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,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应用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:“成语之妙,在于运用。”而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全面正确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否则很容易弄巧成拙,南辕北辙。语言应用的实际表明,误用成语的现象相当严重,误用的例子在媒体中屡见不鲜。针对这种状況,吕叔湘先生晚年在《关于成语》一文中说:“文章似乎以尽量少用或不用为宜。”因为与其用错,还不如不用。透过这句话,我们不难体会先生既忧心忡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。
在公考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,就有这么一类逻辑填空题,就是针对实词与成语的考查,这类题也是众多考生最为头痛的一类题,今天带大家来看一组近义词辨析,即“颠扑不破”与“牢不可破”。
“颠扑不破”意思是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损(颠:跌倒;扑:拍打)。比喻理论、学说、法则等正确可靠,无法推翻。例如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三回:“每读一段,辄觉其议论已圆满精确,颠扑不破,万无可以再驳之理,及看下一段,忽又觉得别有天地。”又如萧乾《终身大事》四:“多么老的人都曾年轻过,这总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。”
“牢不可破”意思是非常牢固,不可摧毁或破除。例如杨步胜、朱克川《上甘岭上话友谊》:“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。”
这两条成语都形容事物坚固,意思相近,区别在于:“颠扑不破”强调正确,不可推翻,用于言论、学说等;“牢不可破”强调牢固,不可摧毁,现多用于观念、习俗、制度、友谊等抽象事物。使用时要注意三者的区别,不要混为一谈。例如:“有了这历久弥新、颠扑不破的真挚情感……必将有力地推动我们的事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。”
“颠扑不破”在这句话中用来形容“真挚情感”,应该改用“牢不可破”。
【例】历史反复昭示我们,向海而兴,背海而衰,是一条________的铁律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,必须________地走向海洋、经略海洋,坚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国、以海强国的和平发展之路。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. 原封不动 理直气壮
B. 颠扑不破 昂首阔步
C. 亘古不变 义无反顾
D. 一成不变 勇往直前
【答案】C
此处B选项的“颠扑不破”修饰铁律,取其“正确、不可推翻”之意。此处如果用牢不可破,则属于使用错误。
(编辑:admin)贴心微信客服
贴心QQ客服
上一篇:行测资料分析——常考的混合增长率
下一篇:资料分析: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